|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武鸣传统节日

武鸣传统节日

关键词:武鸣,节日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武鸣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wum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01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在武鸣,农历每月必过一个节日,有的一个月过两节,大节日以农历正月春节、三月三、中元节、
中秋节、岁末除夕最为隆重。解放后,“四清运动”后期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节日
曾被视为“四旧” ,以行政命令全部改在公历每月的1日过节。但传统节日并不因此废止,
至今反而形成更多节日, 民间新旧节日一起过。至今有些地方仍保持公历1日过节的习惯,
但除了“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外,比不上传统节日隆重。


    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为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俗称“大年三十晚”。家家—户户杀鸡,
有猪肉、鱼,包年粽、蒸年糕,准备鞭炮。晚餐菜肴丰富,要多得吃不完,寓意“年年有余”。
晚饭之后,全家围坐一堂,互拉家常,或谈天论地。小孩等待放鞭炮,年轻人走家串巷、下
棋或相邀出门对唱出歌,谈情说爱。同时,各家各户贴对联、门神、年画,更换桃符。正月
初一凌晨,鞭炮齐鸣,标志着新年的到来。


    春节
    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在神龛前摆上茶水,米
花糖、粽粑、柑桔等,以表示前辈的思念。初一凌晨鸡鸣头遍即开始放鞭炮;老人独自出村
外面活动,避见他人,即使遇见亦视而不见,互不招呼;妇女争相到河边挑水,俗称“买新
水”,以讨吉利。天明后互相见面要讲“恭喜发财”,见老人要说“身体健康”等吉利话。
早餐吃除夕备好的食品。这日不杀生,还禁忌开箱柜、进菜园,饭后可以外出探亲访友,互
拜新年。此日城镇、圩场一般都有舞狮队,逐户舞狮拜年。乡村有采茶队,游村过户拜年。
下午5时以后, 圩镇、道旁、田野开始有人对唱山歌,逐渐聚集成群,唱歌的,听歌的,评
歌的,自成歌圩,直至第二天黎明方散。
    正月初二。有的媳妇开始走娘家,初三、初四、初五直至初八都有媳妇回娘家给父母贺
节的习惯,各地日期不同。或给老人送福衣,或送春节期间特意留下的鸡鸭屁股。正月初十
要把除夕做下的粽子全部吃完,留好粽叶待正月十五日再包一次粽子。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前一天包粽子或做糯米馍、米粉、米花糖,十五日下午杀鸡、宰鸭,合
家聚餐。娱乐活动有唱戏、舞狮、采茶、下棋等。正月十五至二十日,分别轮流走亲戚,各
村日期参差,以便交叉往来。因此,从正月初一至二十日,陆斡、罗波、马头、两江等东部
地区自成歌圩,男女青年到山林、田野、树旁、村边、圩镇对唱山歌。旧志载:“浓妆绮服,
越阡度陌,男女杂沓,深林丛竹,一唱百合,云为之不流”。解放后,各乡村多在此日举行
山歌、球类、棋类比赛。


    春社
    农历二月初二日,拜祭社神,祈求土地神赐福人间。是日家家户户做糍粑当饭,寓意封
住鸟的嘴巴和眼睛,不让它们损害庄稼。


    扫墓节
    清明节前后到农历三月底,各地日期不一。壮族以三月初三日为代表日,汉族以清明节
之日为代表日。东部和中部一带的壮族节日相互错开,以便亲戚朋友间的互相走访,其中相
当一部分安排在三月初九,次为十三、十五、十六、十八、二十、廿一、廿二、廿四、廿六,
最迟在廿九日。节日之时,一家老小带五色糯饭及各种祭品上山扫墓,回家又祭奠一番,有
的家族、宗族举行联宗祭祖活动。据清光绪年间《武缘县图经》载:“各村以乌米饭祀真武,
竞为大炮酬神,炮径一、二寸,高五、六寸,饰以彩,声如雷,拾得爆首者来岁复为大炮酬
之”。今一些较大的壮族村屯还有三月三放“铁炮”的习俗。是日,男女青年对唱山歌,尤
在傍晚以后,自然形成歌圩,漫山遍野,歌声不绝,过往商旅亦驻足忘返。1983年以后,县
人民政府定“三月三”为壮族歌节。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县城举办歌圩,还有斗鸡、
斗鸟、舞狮、抢花炮、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各乡镇政府每年按当地过节之日举办歌圩活动。


    祈丰节
    农历四月初四或四月初八。又名拜秧节。四月以后,雨水充沛,农家开始插秧种田。罗
波、马头、天马一带的人们相传四月初八为天皇巡天日,家家户户要自备上好的食物祭奉孝
敬天皇,以取悦天皇保佑丰年。下午四、五点钟以后载歌载舞,欢送天皇回宫。解放后,逐
步推广双造稻,插秧提前,但节日仍保持下来。风俗沿袭,此日形成歌圩,在田边、道旁,
自下午四、五点钟开始,直至第二天黎明,通宵达旦,尽情歌唱。


    旱魃节
    农历四月十六日。流行于县东部陆斡仁合村一带。传说调风布雨的天神——旱魃在这一
天巡察天下旱情。这一天各村演戏酬神,祭奉旱魃。邓广一带的人也祭旱魃,倾村群众聚集
田头,祭上猪、鱼等肉食品,每人各具竹筒向天射水,寓意求雨。解放后,节日保持,演变
为群众性文艺演出和民间对歌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叫雄黄节、牛诞节。家家户户包凉粽,将粽叶投入河中。相传该日任
何草木均可成药,民间有采取柚、桉、苦楝、鲤鱼尾草等多种树、草叶,混合沤煮,取汁洗
澡的习惯,据说可以消除百病,年内无灾。县城形成药市。解放前,民间还有喝雄黄酒、用
雄黄水洗身的习俗,穷人则以黄皮叶煮汁代之。是日,禁止役使耕牛,要给牛喂上好的饲料,
有的还用糯米饭、白酒灌喂耕牛。


    祭田祖节
    农历六月初六。农村各家各户备鸡肉、猪肉等供品到田头拜祭,在田边插上一杆白纸串,
烧化纸钱,以驱鸟保收成。解放后,作为传统节目保留,合家聚餐加菜,无田头祭拜活动,
只在家中祭祀祖先牌位。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以十四日为主,延续至十五日。是壮族盛大的节日之一。祭祖是
节日的主要活动。习俗认为鸭鹅可凫水渡江过河,接送祖先魂魄,故此日家家必宰杀鸭鹅,
但不杀鸡,以整鸭整鹅祭祀神位。七月十三日开始接回祖先,在家门口摆放一张桌子,上供
芭蕉、龙眼、菠萝等果类,焚香敬迎。十四日打鱼做生鱼片与祖先共享。十五日烧化冥钱、
纸衣送祖。解放前有的地方在送祖这一天熬煮猪脚粥散在十字路口以祭无家可归的“孤魂”。
节后十六日或十八日,女儿、女婿多回娘家给老人送鸭屁股、鸭脯等,探望老人,与岳家兄
弟团聚。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月亮初升,各家各户即把桌椅抬出门外。供上月饼、柚子
等,烧香拜月。全家团坐,共赏明月。是夜,壮族青年男女多走出田野,对月而歌,以歌会
友,谈情说爱,别有一番情味。1983年始,县城每年在旅游胜地灵水,举办“灵水之秋”文
艺晚会,有山歌比赛,放电影,民族花灯展,民族歌舞,八音演奏,舞狮、舞龙,点放烟花,
升放孔明灯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城镇居民喜欢到郊外秋游登高,伊岭岩、起凤山、大明山等尤为重阳登
记胜地。壮族民间在此日敬老尊老,女儿、女婿给老人送福衣福米等。部分地区拜山祭坟。
风俗以初九为主,各村屯日期有所不同,一般与农历三月对应,形成歌圩。


    丰收节
    全县以农历十月初十为主,壮语称“撒那节”,意为结束田间收割之节;又名“十成”
节,寓年成丰收。县东部有部分村屯为十月十五日,亦有的收完稻谷后任取一日为节日。是
时秋收结束,过节以庆丰年。民间请师公跳师公舞、祭敬天神、土地神等,壮族群众载歌载
舞欢度。解放后至今,陆斡镇覃李村等地此日盛行歌圩。


    冬至
    农历十一月冬至日。壮人称“吃冬”。农家多在这天种果树,或给果树除草中耕,挂上
沙纸钱。是日农家杀鸡买肉,做水馍、榨粉,举家欢庆。


    送灶节
    农历十二月廿三。又叫小年,好鸡好肉欢送灶君归天禀事。次日以后打扫房屋修灶筑灶,
准备过新年。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